研究生处
友情链接| 在线咨询| 官方微博|
  • 首页
  • 部门简介
    研究生教育概况
    机构设置
  • 学位点建设
    通知公告
    学科信息
    学位点评估工作
    政策文件
    学科参阅
  • 招生工作
    博士招生
    硕士招生
    导师信息
  • 培养工作
    培养方案
    教学管理
    课程建设
    非全日制教育
    创新工程
    培养政策
  • 学籍学位
    学籍工作
    学位工作
  • 就业工作
    就业信息
    就业政策
    就业指导
  • 学生工作
    奖助体系
    研究生会
    文体活动
    校友“汇”
    规章制度
    优秀毕业生访谈录
  • 下载中心
    学位点下载
    招生下载
    培养下载
    学籍学位下载
    就业下载
    研究生工作下载
  • 办事指南

学生工作

  • 奖助体系
  • 研究生会
  • 文体活动
  • 校友“汇”
  • 规章制度
  • 优秀毕业生访谈录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为师、为学、为人之道

发布日期:2014-02-15     作者:研究生就业办公室

在日前举办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师生论道“活动中,华农黄巧云教授作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应邀作了题为“为师、为学、为人”的报告。
黄巧云教授从时下流行的“老师”、“老板”、“教授”、“硕(博)导”等诸多称谓谈起,提出新导师应当做好三手准备,即:第一要向自己的导师及有经验的同行取经,学习如何带研究生、指导研究生写好毕业论文、申请课题以及带领课题组开展科学研究;第二要要善于总结,通过的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提高来逐步逐步认识和提高提升自我;第三要能换位思考,不但从不但要在导师角度更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导师做思考如何带领学生,还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导师需要做哪些工作有利于学生和自身自身共同进步。
一个称职的导师,应当做好“家长”。把课题组这个团队当做一个家庭,导师就是家长,应当做到在学术上能权威、在道德上树楷模、在科研经费上要有充足支撑,并且对研究生的指导要讲求艺术和方法。要激励为主、督促为辅,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松”“紧”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创造和谐的学术生态。
导师作为“家长”的责任,还体现在要为研究生创造工作和学习条件,包括购买必备仪器、改善工作条件,提供交流机会、推荐研究生赴国外读博等方方面面,要从细微处关心研究生的生活,帮助研究生克服面临的困难。
“好”的导师,应当着力培养研究生做科研、作报告、写论文等三个方面的能力。如何做科研呢?黄教授认为,一是要谨记基础研究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必须学会创新、争做第一,充分了解自己课题的价值(确保别人没有做过相关研究);二是要熟悉本领域国际前沿研究动态;三是要了解国际上从事本领域研究的著名实验室和学者。要达到这些目标,应引导研究生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文献,掌握本领域国际主流期刊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尽量整理出系统的综述论文,并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以实现更加熟悉前沿研究、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和形成物化成果“多赢”。而做学术报告则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本领,导师需要督促研究生多听专门讲座、参加学术会议,在实验室内部广泛交流,同时鼓励博士生尽量用英文作报告。在研究生写论文方面,导师要注重安排系统讲座、专题讲座向研究生讲解写作技巧与方法,并督促研究生多看文献,学习别人写作技巧和经验。研究生的处女作一般要经历10-15次以上的修改完善,要让学生在每次批改中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
黄教授还特别诠释了论文责任(通讯)作者的含义,他认为,导师作为研究生论文的责任(通讯)作者,是研究生论文研究思路的主要贡献人,是研究生论文的最终定稿人,是论文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他形象地将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关系比喻“将”与“帅”的关系,提出导师应当切实负起责任,使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真正获得进步。
最后,黄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在研究生管理中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因材施教、目标管理、定期汇报例会、激励机制等。他指出,导师还要善于做 “伯乐”,要善于发现特别优秀的研究生,选好苗子、培养兴趣、重点支持、严格要求,以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电话:027-59367477
邮编:430200
邮箱:yjs@wtu.edu.cn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