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行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师生论道”活动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武汉大学张良培教授畅谈了培养研究生的体会。
张教授认为培养研究生,首先,导师对学生要关爱。不要让学生当你是老板:尽量不从事没有学术价值的项目,不与学生有经济行为,与学生的交往要公开。不要特殊化:要与学生同甘共苦,以品德感染人。教学、科研本质上不是一项物质享乐的工作,而是一项有意义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自身有热情、快乐,才能感染学生。不要对学生困难漠不关心:研究生同学年龄都不小了,大多家里经济都比较困难,还面临婚姻、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导师应该利用科研项目经费等途径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想让学生安心从事学术研究,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稳定的经济资助必不可少。
第二,指导学生要前沿。不要让学生从事低水平的工作:如果从事没有挑战的工作,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不仅不容易取得成果,而且找工作也不容易。而如果承担前沿的工作,研究成果绝对不是一般水平,有成就,也容易毕业。不要大包大揽:指导教师不是工匠,应该教会学生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科研工作条件和服务。不要害怕自己不懂:研究生毕业时如果很多方面强于指导老师,培养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第三、培养学生要全面。通过指定基本国外教科书和文献目录,加强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能力;通过针对实际问题,布置大量的实验任务,并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来提高研究生的实验技能;通过PPT报告的学习方式,锻炼研究生的演讲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同学、老师间互审论文,反复修改,验证等环节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
第四、管理学生要有效。要坚持例会制度,文字、口头、实验汇报必不可少,并且要形成习惯,不能间断;研究任务要层层加码,在防止抵触情绪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不断挑战新的高度,同时导师对自己布置的任务要落实,要核查;文档管理要规范,尤其是学生毕业时移交的资料要齐全,学生的研究要在继承中发展,不能总是从头开始;研究方向要形成梯队,鼓励相同方向同学多讨论、交流,持之以恒地攻关。
张教授最后指出,研究生的可塑性很大,能否成才,指导教师责任重大。导师应该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和训练,不要让他们失望,与学生一起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是一种美好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