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南湖的风拂过记忆的窗
阳光洒满汤逊湖畔启航的桨
图书馆的灯光仍在心中亮
那些年在纺大的朝朝暮暮
是青春最珍贵的注脚与篇章
岁月流转,步履不停,一批又一批纺大学子从这里启航,在各行各业绽放光彩。近日,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院精心策划《寻迹》访谈微视频,邀请5年内的优秀毕业生重返镜头前,用5分钟的访谈视频,重温在母校的点点滴滴,分享成长与感悟。每一段讲述,都满含对纺大的眷恋;每一个故事,都能勾起我们对母校的追忆。
一次次指导,拨开迷雾障
“在读研的时光中,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辅导员——卢姿潼老师。一开始,她就为我指明了辅导员这条道路。”回想起初次见到辅导员的时候,她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深深感染着他。在后续与老师的谈话中,她对他之前从事的学生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毕业后可以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建议。这些感受和经历为他日后从事辅导员工作种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静待其破土生长。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目标既定,王泽尤便开始付诸行动。而在奔赴梦想的过程中,老师亦给予了他关键的支持和指引。从开始的选择到后续的努力,老师的身影未曾缺席,犹如灯塔之光,温柔且坚定,为他锚定了心中的航向,更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一段段耕耘,锤炼真本领
从研究生到高校辅导员身份的转变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例如,在面对千头万绪的学生工作时,如何做到去共情学生,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及时提供帮助等。基于此,他提出“在对待学生时,一定要柔情以待,主动俯下身去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工作逻辑和方式正是研究生阶段工作态度和方法的延续和深化,让看似复杂的问题迅速迎刃而解。这种逻辑和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不可或缺,是处理问题的核心引擎,其影响力必将贯穿始终,历久弥新。

一份份初心,锚定人生路
“回首在纺大的两年时光,纺大带给我的不仅是学术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自我驱动和持续学习。”这样的学习态度已经融入王泽尤的学生工作之中,这些来自母校的馈赠能帮助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自我驱动和持续学习,适用于我们整个硕士研究生阶段和未来的生活,能帮助我们在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时做到自我提升。最后王泽尤也寄语各位学弟学妹:“希望你们能在硕士期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关键词,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自驱力!也欢迎更多同学报考武汉纺织大学,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每一个5分钟的访谈视频,都是一次与青春的重逢,都是一场与母校的对话。这些优秀毕业生的故事,不仅是他们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武汉纺织大学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现在,这些访谈视频已陆续上线,如果你也想重温纺大时光,感受毕业生与母校的深情羁绊,不妨扫描下方二维码,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追忆属于我们的纺大记忆。

时光会走远,但记忆不会消散
武汉纺织大学永远是
每一位纺大学子心中的温暖港湾
期待更多纺大学子
带着母校的期望与祝福
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更多精彩
也期待母校在未来续写更多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