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处
友情链接| 在线咨询| 官方微博|
  • 首页
  • 部门简介
    研究生教育概况
    机构设置
  • 学位点建设
    通知公告
    学科信息
    学位点评估工作
    政策文件
    学科参阅
  • 招生工作
    博士招生
    硕士招生
    导师信息
  • 培养工作
    培养方案
    教学管理
    课程建设
    非全日制教育
    创新工程
    培养政策
  • 学籍学位
    学籍工作
    学位工作
  • 就业工作
    就业信息
    就业政策
    就业指导
  • 学生工作
    奖助体系
    研究生会
    文体活动
    校友“汇”
    规章制度
    优秀毕业生访谈录
  • 下载中心
    学位点下载
    招生下载
    培养下载
    学籍学位下载
    就业下载
    研究生工作下载
  • 办事指南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校研究生同上一堂“为国攀登”思政大课

    发布日期:2024-02-28     作者:尹俊华

    2月26日20:00,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网络学习活动在“人民网+”客户端“云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宋海军、体育学院90后青年教师何鹏飞,为我们讲述征服珠峰的感人故事。我校组织各学院研究生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同上一堂思政大课,领悟“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攀登精神。

    网络学习开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用饱满热情的话语讲述了1960年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创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地球科学学院宋海军老师深入讲述自己探索地质学的过程,并勉励同学们要扎根各个领域勇攀高峰,贡献时代力量。最后,体育学院90后何鹏飞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实现攀登高峰梦想的故事。

    本次“同上一堂‘为国攀登’思政大课”网络学习活动旨在引导研究生发扬攀登精神,坚定自强不息的信念,聚焦时代发展脉搏,树立人生奋斗方向,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敢想善干,以青春力量勇攀高峰。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研究生刘源:听过老师们的讲授,登山队员们在生死攸关面前始终保持着乐观、坚韧的状态,历历在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价值,就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攀登科技高峰时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2023级研究生朱能:参加“为国攀登”思政课是我一次深刻的思想熏陶和心灵洗礼。通过观看此次课程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与奉献,而我们作为年轻一代更应该肩负起这份责任,努力奋斗、不断进取。在未来的路上,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立足岗位、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国梦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培养学习和进步的意识,做一个爱国爱民、有担当有责任的新时代好青年。感恩这次思政课的启迪,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出属于我们的力量。

    环境工程学院2022级研究生段雨鑫:中国地质大学的攀登精神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做科研和登山有着很大的类同性,每一个阶段的科研过程就像是攀登高峰的阶段性攀爬,过程艰辛,往往伴随着方向的迷茫、精力的损耗、意志的摧残,地大老师们勇攀珠峰过程中体现出勇敢追梦、坚韧不拔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它告诉我,唯有不断攀登、不断超越,才能攀上自己的学术高峰。

    经济学院2023级研究生丁奥晨:今晚我观看了“为国攀登”思政大课,深刻感悟了“扎根中国、胸怀天下、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攀登精神。感谢这些登山先锋们,他们克服严寒艰苦的环境,怀揣着勇往直前的信念,为国家地质,国民自信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今恰逢盛世,也正是风起潮涌,暗潮涌现之际,时代的接力棒已传至我辈手中,面对这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扎根中国、胸怀天下、追求卓越,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做到与时代同频共振,争做敢于突破国家难题的硬钉子,锚定方向,勇于攀登。

    传媒学院2021级研究生夏添: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这不仅是一堂感悟至深的“为国攀登”思政大课,更是指引我们树立理想信念的时代楷模,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紧跟党的步伐,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品德修养,不负韶华、开创未来!


    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1号        
    电话:027-59367477
    邮编:430200
    邮箱:yjs@wtu.edu.cn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