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高质量完成申博任务,形成“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双一流”建设,提升学科+的向心、内驱、协同动能,努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重点突破,圆满实现博士学位授权,着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个博士学位点和6个硕士学位点全部获批,硕士点获批数量位居湖北省第二,学位点获批率100%,学校作为先进代表在全省学科建设工作会上做经验交流,13个参评学位点完成专家进校合格评估工作。
二、精准强化,有序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高质量完成年初就业目标
2024年完成招生计划1504个,2025年报考我校研究生3765人,理工科一志愿报名人数占比30.41%,较上年增长6%;本校生源占比24.36%,增长4%,举办首次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持续创新开展各类研招宣传。为2024届毕业研究生提供各类就业信息3500余条,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42%,留鄂就业率53.1%,其中考取博士53人,完成年初目标。
三、优化调整,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制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指导意见》和《武汉纺织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核管理办法》,开展了博士生导师资格的申报遴选工作,完善《2023版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
四、思想引领,紧紧筑牢党建红色根基,系统开展各类主题教育
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第四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比赛,2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开展消防安全和防电诈新生入学各类主题教育40余次,今年涉研究生电诈案件仅3件,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7%。开展“我能为你做什么?”专项服务行动,切实维护安全稳定底线。
五、完善体系,建立健全科研教学良性互动机制,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立项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项目20项、专业学位案例库建设项目5项,研究生精品教材43部、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20项,首次获得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题案例立项3项。培育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45项,完成65个研究生工作站的实地评审考核定级工作,新增校级研究生工作站33个。
六、竞赛驱动,师生参与覆盖面大幅增长,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增强
加大研究生创新基金支持力度,单设研究生“雄鹰计划”学科竞赛重点团队孵化项目31项。研究生学科竞赛参与面同比增长30%以上,重点赛事国家级获奖同比增长40%以上,研究生以第一完成人获学科竞赛省部级以上奖励896项,学校获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七、融合互鉴,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助推学术发展与繁荣
全年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300余场,资助各类交换、游学和联培项目等13个,研究生到国内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交流90余人次;研究生赴境外交流学习10余人。研究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术会议(论坛、研讨会)500余场,并作主旨演讲、学术报告等80余场,学院主办专家学者面向研究生的专题学术报告130余场,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八、导学思政,开展一站式社区系列特色活动,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对阳光校区7栋、15栋及南湖校区家属区研究生一站式社区服务驿站改造升级,优化功能布局。深入推动开展导师“四个一”工作,全年开展导学思政系列特色活动或讲座60余场次,研究生一站式社区服务驿站开展活动150余次,参与学生4000余人次。资助立项“基于科研诚信建设的研究生德育教育研究”等“德育工作坊”研究生项目35项,开展研究生德育导师专题工作交流会,推动德育导师工作落实落地。
九、资助服务,修订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细则,拓宽奖助工作内涵
全年组织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达4300万元,共有4001人获得奖助,覆盖面100%。进一步优化研究生“三助一辅”管理体系和资源配置,2024年全年提供研究生“三助”岗位与兼职辅导员岗位405个,帮助2025届166名家庭困难毕业研究生申请求职补贴29万余元。结合学硕、专硕分类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织各培养单位开展研究生奖学金评审细则制定工作。
十、品牌建设,打通校内外研会聚力协作机制,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首次联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5所兄弟高校研究生会和校内研究生会分别开展研究生“协同创新”及“聚力创新”交流发展论坛,旨在深化思想政治建设与价值引领、推动学术文化的内涵与品牌建设,打造“研”德惟馨育人领航节、“研”学清源学术文化节和“研”韵荟萃文体艺术节,积极丰富课外学习生活,提升校园文化氛围。